文献分享丨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术后下盏残石

发布时间:2025-08-29

肾下盏位于肾集系统的最低处,尿液中的晶体、尿酸及基质等物质易沉积于此,肾盂、其他肾盏以及输尿管结石也会游走至肾下盏,故肾下盏结石较为常见,在肾结石中占比高达36%。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后,由于肾下盏独特的生理结构,清石率远远低于中上盏结石。

为探讨体外物理振动排石(EPVL)治疗输尿管软镜术后肾下盏残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文献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~2021年1月80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肾下盏残石资料,术后EPVL和传统排石各40例。



临床资料与方法




纳入标准

共纳入80例,年龄32~78岁;

肾下盏结石或合并其他上尿路结石,结石总直径<2.5cm,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,术后KUB或CT检查有明显残余结石(>3mm),且支架位置良好。


治疗方法

①2组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,手术由同一医生操作

EPVL组:所有EPVL由同一医生进行,治疗前大量饮水(≥2000ml),保证膀胱充盈,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,呋塞米20mg,采用平卧位,将物理振动排石床床体调成头低脚高位,设定床面振动频率21~30Hz,超声监测残石,于结石的位置施加振动,实时调整振动强度,驱使下盏残石落入肾盂内。床体调成头高脚低位,手持振子辅助将残石推入输尿管内排出。每次振动6~8min。嘱患者尽量憋尿,最后排尿并由医生或患者收集结石,测量结石大小。

对照组:采用传统排石法,静脉注射间笨三酚80mg、呋塞米20mg,并嘱患者每日大量饮水(≥3000ml),指导患者每日采用头低脚高、变换体位及健侧卧位排石方法,增加跳绳运动。


观察指标

结石排静率:输尿管软镜术后第3天、1周、2周、4周行KUB或CT,记录结石排净率(残余结石或碎屑堆积<4mm为排净);

并发症:包括发热(体温>38℃)、肉眼血尿、腰痛、尿外渗(CT提示)等。


结果

本研究中采用EPVL排石,术后第3天结石排净率达35%,4周达95%,均高于对照组,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。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术后肾下盏残石安全有效,可显著提高清石率。




新元素---体外振动排石床系列产品


新元素医疗自主研发的体外振动排石床(EPVL)系列产品,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创新技术,。通过床面振源与球面点位振源的协同定向振动,改变结石静止状态,形成驱动作用主动促进结石排出,其安全、高效、且操作简单智能化。


【XYS.EPVL-3000】



【XYS.EPVL-2000】


【XYS.EPVL-1000】



新元素体外振动排石床创新优势

①自主知识产权,高效排石:平面振源创新抛物线式离心振动,加速结石达到悬浮状态,结合多体位治疗高效驱动结石快速排出体外;

②床体变换灵活快捷:创新的运动驱动,行业领先的技术参数,全方位覆盖临床排石体位需求,提高排石效率;

③智能排石:六轴协作机器人&多轴机械臂实现全方位辅助人工治疗,省时省力、轻松高效排石;

④舒适安全排石:大功率球面点位振源+PID软件算法,患者治疗更舒适,排石更高效;

⑤首配病例管理系统: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,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。


体外物理振动排石(EPVL)临床核心优势

①可显著提高<6 mm 结石的排出率;

②缩短排石时间,提高净石率,且安全性良好;

③EPVL对急性肾绞痛也有良好的疗效,作为主动的辅助排石技术,EPV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获得临床广泛认可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(1)梁柯, 柯尊金, 黄建洪, 金刚, 费翔. 物理振动排石治疗输尿管软镜术后肾下盏残石[J].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, 2022, 22 (01): 45-47.